“老师来了!”看到班主任跟兄的车子驶进村口,亚楠迅速扭身跑回院子告诉妈妈,又赶紧跑到大门口等着。今天是跟兄老师到亚楠家家访的日子。

跟兄,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小学五年级(3)班的班主任,入户家访是她的一份“暑期作业”。今年暑假,她已家访了9户。“这几家都比较近,也就十几里地,剩下的学生家都在牧点上,最远的100多里,下雨路滑不敢开车,我得挑个好天气再去。”跟兄笑着说。

乌兰毛都小学校长赖高娃告诉记者,为促进家校共育,2016年起旗教育局要求全旗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假期大家访活动。而乌兰毛都小学在10多年前就抓起了家访工作,寒暑假期间每位班主任都要入户家访60%以上,任课教师也要通过电话或微信等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。

走进亚楠家,她把早已准备好的果条、奶茶端上桌。看到有陌生的记者在,亚楠坐在跟兄旁边一直低着头不吱声。“作业做得咋样?”听到老师询问,亚楠迅速从旁边拿起一叠作业本递给跟兄。

“英语都快做完了,还预习了下学期的蒙语文和汉语文。真不错!数学每天20道题,标着日期,这个习惯好!”跟兄认真检查着亚楠的作业,“这里要加上标点符号,这些数学题要写清步骤,不能只写答案。”

看到亚楠妈妈在旁边忙活,跟兄赶紧招呼她坐下,“孩子在家干家务吗?”妈妈说亚楠会洗衣服,跟兄追问:“就洗自己的?洗妈妈的吗?”“都洗,我们去地里干活,她在家焖饭、收拾屋子。”妈妈说。“真能干!”听到老师再一次夸奖,亚楠抬起头与妈妈相视一笑。

跟兄告诉记者,班里基本都是寄宿生,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,见面跟孩子都没话说。“我得利用家访,为他们沟通架起一座桥梁。”她说。

每次家访结束,跟兄都会做一个记录,有的制作成了美篇,有展现孩子们假期生活或作业完成情况的场景,也有孩子们从远处跑来迎接老师或目送老师离开时的身影。

这几天,总有学生或家长留言问跟兄:“老师,您什么时候来我家呀?”“老师还没想好明天去谁家,也许会给你们一个惊喜,悄悄去,看看你们在干什么?”跟兄在家访美篇的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,后面还贴了几个调皮的笑脸表情。(记者 齐林泉 郝文婷)

推荐内容